知否百科

首页 人物百科

东晋二王书法家, “二王”书法,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奇迹

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特殊现象是:师承风尚和家族关系。两晋时代最为突出,出现了几大书法世族,比如,陆氏(陆机)、卫氏(卫瓘、卫恒)、索氏(索靖)和王、谢、郗、庚四大家等。一个名门望族,在文学艺术上往往父子相传,兄弟争胜,一家一种风格,世代传承。这里只讲“二王”。王氏家族(东晋)书法家最多,最著名的当数书圣王羲之、其子王献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曾官至晋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从父王敦,官太尉,从父王导,官司徒。他出生于这样一个仕宦世家。七岁开始学书,拜师于卫夫人(卫铄,晋女书法家,擅长隶、正、行三体。)也曾从叔父王廙学书法。学书于李斯、蔡邕。其楷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

王羲之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书风,创妍美流便之体,遂臻神妙,自成一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成就主要在楷书、行草,传世作品很多,由于社会动乱,真迹无存,现在能见到的均为摹本、临本。其中小楷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草书代表作有《十七帖》等。

王羲之《十七帖》

《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紧接王羲之,东晋书法又一座高峰出现,就是王献之。人们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官中书令,又称“王大令”。献之七岁学书,“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风流为一时之冠。”幼学于父,然而献之天资超迈,不为其父所囿,敢于创新,创造了神骏妍美的“大令体”,又称“破体”。

破体,就是打破楷书、草书界限,但又不是正统的“行书”,偏于楷的为“行楷”,偏于草的为“行草”。这种字体,既有楷书的工稳,又有草书的流畅。其“破体”的代表作,一是行楷《廿九日帖》,一是行草《鸭头丸帖》。《廿九日帖》用笔秀劲飘洒,笔法灵动自然。

王献之创“破体”为其一大贡献,创草书“一笔书”为又一大贡献。“一笔书”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风华朴茂之姿,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为《中秋帖》、《十二月帖》

“三希帖”

提起晋代的行书,自然会想到“三希”。清代乾隆皇帝是政治家,也是书法家、书法鉴赏家,他给世人完成了一件伟绩,就是翻刻《三希堂法帖》。所谓“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宝。乾隆认为,古代遗留下来的墨迹,以晋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为最珍贵,是稀世之宝。

他将这三帖入藏秘府(即养心殿书房),甚为宝爱,时常对帖欣赏。后将东暖阁改名为“三希堂”(由乾隆亲撰匾额),供藏这三件珍宝。乾隆还在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上题了“天下无双,古今第一”的跋语。“三希堂”设立后,乾隆命人从《石渠宝笈》历代法书墨迹中,选出了魏晋至明末共135家的340件作品,并收集各种题跋200多件,印章1600多方,由技艺高超的石工镌刻而成《三希堂法帖》。“三希帖”均为行书。

《快雪时晴帖》为“三希”之首,是王羲之墨迹的唐摹本。释文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妥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短短三行,24个字,遒劲秀美,气势亨通。唐太宗认为“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艺术造诣极高。难怪乾隆帝惊叹“神乎技矣”。帖后有“山阴张侯”四字,与前面字体迥异,系后人摹上去的,非王手迹,有人疑为赵孟頫写。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是王献之代表作。帖文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者,如何然胜有何庆等大军。”二十二字。内容不知何意。书法纵逸豪放。《伯远帖》共五行47字,是写给兄弟伯远的信札,行笔峭劲遒丽,自然流畅。

中秋帖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知否百科 琼ICP备2023007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