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费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本来不该你读的学校,你想去读,学校收取你一定金额的费用,给你额外的入校名额,这笔钱,就是择校费了。
择校费的曾经
上个世纪90年代,笔者就读初中的时候,就亲身经历过。当时笔者小学毕业后,对口的三所初中都不中意,家人看中了另一所子弟校初中(可看作今日的“某集团民办校”,只招收本集团员工的子女)。于是去参加了这所初中的入学考,考试通过,需要交纳800元/年的“赞助费”。这个赞助费,其实就是现在的“择校费”。
到了笔者中考的时候,家人又希望笔者去读原直属高中,不过笔者的中考成绩没有上这所目标高中的录取线。于是,家人又去学校进行了一番打探,依稀记得当年“择校费”的报价是:中考成绩未到达本校录取线,3万起价;差录取线一分,3千元,累计叠加。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掐指一算,当年笔者要是想进这所高中,“择校费”起码是5万起。现在看起来5万还可以接受,但是那是20年前,那时候重庆主城区的房价不过1000元,可谓一笔“巨款”了。
择校费的另一端
早在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2012年上半年规范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提出在3年内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近两年,重庆市多次对掐尖招生乱象进行专项整治,不过从现状看来,效果并不理想。
而就在学校收取高额择校费的另一边,“掐尖”大战的战场,一直硝烟滚滚。什么是“掐尖”?如果你的孩子成绩特别优秀,屡屡拿下各种有名头的大奖,不管是学科类的还是艺术类的,热门学校都会向你抛来橄榄枝。
笔者继续举例初中时候的经历,当年初中阶段的奥林匹克大赛还未喊停,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斩获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化学的第一名、第二名。比赛成绩一揭晓,重庆几大原直属校蜂拥而至,开出自家的求贤条件。有的财大气粗,直接免三年高中学费,还奖励10万的“助学金”;有的承诺进实验班,只要成绩上联招线;有的心平气和,只要求成绩上联招线就录取,不过班型没有保证。
今天各大中学之间的“抢人”戏码,依旧在上演,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择校费与掐尖,为何会出现这两端
热门中学,一端是供不应求的高昂的择校费,一端是不惜血本的掐尖,俨然一副和谐的太极图。学校一方面靠着抢优质生源,保证自己的成绩输出,保持学校的名气;一方面靠着这样的名气,吸引更多家长缴纳天价择校费,维持一些支出。
而有关部门几次喊停的“择校费”和“抢生源”现象,何时才能真正消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