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百科

首页 生活常识

冠冕的意思是什么呀(汉代冠冕的演变史)


帽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头部服饰,具备遮阳、御寒、美观等多种用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今天的帽子款式新颖、造型别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戴。

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国古代社会,戴不戴帽子、怎么戴,却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帽”这个字,是秦汉以后才出现的。在那之前,人们将戴在头上的服饰一律称为“元服”,因为在古汉语中,“元”是“头”的意思。

“元服”中最常见的当属“冠”和“冕”,贵族男子出席正式场合戴的礼帽叫做“冠”,天子皇帝戴的王冠叫做“冕”。作为古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冠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象征。

一、“冠冕”的起源:“元服”、“冠笄”、“冕旒”

《通典·礼制》记载,原始社会的人们就会将动物的皮毛盖在头上,以遮阳保暖、抵挡风雪,甚至为了美观,还会选取鸟兽的角和羽毛插在上面,起到点缀的效果。汉代以前,帽子统称为“头衣”或“元服”。《仪礼》记载,人们往往会在重要节日、婚丧嫁娶等正式场合佩戴帽子,以增添喜庆隆重的气氛。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弃。比如《三国演义》中夏侯惇作战时,不慎被人用箭射中眼珠,他高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竟然将眼珠子吞了下去。同样,直到清朝之前,古人不论男女通通蓄发,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头发长了不好打理,未成年男性会将其扎成髻,发髻形状如同兽角,故称“总角”。

“冠冕”制度相传为黄帝首创。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时,就要行“加冠”大礼,表示他已经成年,往后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起责任,其他人也会开始以成人的标准来对待他。仪式上,男子须双膝跪地,依次加授三种冠,分别是缁布冠、皮弁和爵弁。缁布冠意味着男子年满二十周岁;皮弁是说男子已经长大成人,往后要注意言谈举止;爵弁则是在告诫他务必恪守道德礼仪。加冠的过程非常繁琐,每一次都要穿着不同的礼服来配合,而且都要重新梳头、洗手,以示郑重。

“冠”主要由冠圈、冠梁和缨三部分构成。“冠圈”是冠帽的主体部分,“冠梁”是一根细带从前到后系在上面,而缨则是两旁的丝绳,佩戴时于下巴处打结,可以防止脱落。与男子“加冠”相对应的,古代女子也有自己的成年礼,叫做“及笄”。“笄”是一种装饰头发的簪子,中国最早的“笄”出土于河姆渡遗址。女子年满十五岁被视为成年,她们会用簪子将自己的头发挽起来,表示自己已经到了适婚年龄。两种礼节并称为“冠笄”。

“冠”是古代贵族男子戴的帽子,“冕”则是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仪式中戴的冠。为了显示地位尊卑,人们在冠帽之上连一黑色长方形木板,称作“延”,前后又挂着许多串珍珠圆玉,叫做“旒”。汉朝之前,天子冕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汉朝之后,“冕旒”则成了天子的专享礼仪,故而慢慢成为皇帝的代称。

二、“冠冕”的文化意味:身份的标志,文明的象征

古代贵族与平民服饰上最显著的一大区别,就是看他是否佩戴“冠冕”,这一点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礼制思想,许多汉语词语更由此衍生而来。比如“冠盖”起初指达官贵人出行时的车盖,后直接代指贵族阶级;“冠者”指贵族中的成年人;“弱冠”指虽然参加过加冠礼,但年纪尚轻的年轻人,也就是二十出头左右。

(一)“君子死,冠不免”

古代中原地区文化繁荣、经济发达,所以格外重视社交礼节。在他们眼中,边疆地区荒凉贫瘠,生活在那里的少数民族是野蛮落后的“蛮夷戎狄”。为了与他们划清界限,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冠”礼变得越来越流行,逐渐成为了文明的象征。贵族男子只要行了冠礼,从此“冠”就成为了他日常穿戴的必备服饰,每逢重要场合必须戴冠,不戴则是失礼。

《左传》中记述了这样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说当年卫国爆发内乱,官员百姓纷纷逃难,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也在其中。忙乱之中,子路用来系冠的缨绳被人砍断。在如此性命攸关的时刻,子路居然停下脚步重新结缨。别人劝他快跑,他却振振有词地说:“君子死,冠不免!”结果话音未落,就被身后的乱兵乘机杀死了。这个故事虽然匪夷所思,但也足见古人对于戴冠之礼有多么重视。

除了女性和未成年儿童不戴冠以外,平民和罪犯也是不戴的,所以士人一旦于公共场合摘下冠冕,就相当于自降身份。《汉官仪》记载,庶民在头发上包裹布巾代替,叫做“帻”。因其颜色多为黑色或青色,故而产生了“黔(黑色)首百姓”“苍(青色)首匹夫”的说法,是一种对平民、奴隶和囚犯的蔑称。又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用“羽扇纶巾”形容三国周瑜的翩翩英姿,“纶”就是一种青色的丝巾。

(二)“乌纱帽”的由来

到了唐宋年间,冠冕的礼制等级开始混淆,不再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唐代开始,一种用纱制成的“幞头”官帽逐渐流行,成为文武百官的标准头饰。由于它通常为青黑色,老百姓就将其通俗地称作“乌纱帽”。

为了区分大小官员的官职高低,朝廷又在官帽上大做文章。《清会典》记载,清朝一品官员的顶子上会用红宝石点缀,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扇贝,七品以下则用各种花纹镂刻的素金。此外,顶子上还会搭配各式各样的孔雀翎毛,叫做“花翎”,其上眼的个数也与官阶挂钩,翎眼越多代表身份越尊贵。

三、“冠冕”在成语中的体现:冠冕堂皇、无冕之王、弹冠相庆

汉语成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积淀凝聚成的精华,至今仍保留在报刊书籍中广泛使用,其中不乏包含古代服饰名称的词语。追溯这些成语背后的典故,可以挖掘出古代服饰演变过程中蕴藏的伦理内涵。

(一)冠冕堂皇

“冠冕”,是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则是形容庄严气派的样子。形容一个人看起来庄重体面、光明正大,实际上表里不一,难登大雅之堂,具有明显的贬义。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是公认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用夸张讽刺的笔触,勾勒出一副晚清官僚黑暗龌龊腐败堕落的百丑图。第56回就有这样一句:“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堂皇,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二)无冕之王

19世纪英国有一份名气很大的报刊叫做《泰晤士报》,被民众普遍视为社会舆论的权威,在新闻界的地位相当于我们的《人民日报》。因其在老百姓中间太受欢迎,英国内阁也不得不抛出橄榄枝,吸纳其主笔成为内阁成员,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英国民众因此称这家出版社为king without a crown,翻译成中文就是“无冕之王”。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在《三祝报章文学》中,也曾用“无冕之王”作为对新闻记者的美称。后来,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大,可以用来泛指那些没有权威的名义,但却举足轻重、作用很大的人。

(三)弹冠相庆

《汉书》记载,西汉宣帝年间,琅琊一带有两位书生,分别叫王吉和贡禹,两人德才兼备、志同道合,而且都对儒家经典造诣极深。后来皇帝听闻王吉贤才,便派人前去召见,拜其为荐大夫。不料,王吉在来朝途中染病去世。临终之际,他留下书信一封,向圣上推荐了贡禹。贡禹“弹冠”准备赴任,并称王吉是自己的知音。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古代官场蝇营狗苟的例子不胜枚举,一旦某个阵营中有人做了大官,就会相互引荐、提拔,同伙就会取出束之高阁的冠帽,掸去其上的灰尘,准备重返官场,而“弹冠相庆”这个成语,则凝练地概括出贪官污吏们沾沾自喜的丑态,多用作贬义。

结语:

纵观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处处充满刻板的礼仪教化和森严的等级划分,而作为头饰的“冠冕”,则是其中最鲜明的例子。从普通的御寒衣物,到地位、身份乃至文明的标志,“冠冕”蕴含的文化意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典型象征。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知否百科 琼ICP备2023007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