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蒿,今有嘉宾德音昭
人物评词:青蒿一握,水两升,浸渍了千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的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简介: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人,药学家。1917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9月,获得拉斯科临床医学奖。2015年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研究而首次获得的诺贝尔奖,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关事迹: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望,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以来,他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取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止血吸虫做出了贡献,她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工作,是《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者之一,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绩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学福利”,拉斯科基金会如是说。
感悟:只要你真的坚持,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她是一道曙光,刺破世间所有的阴霾,扶摇直上。“一头汗,两腿泥”采集样本不问世事,几十年如一日,埋首实验两袖清风。这是屠呦呦,一心只系国家耗尽青春年华,终将青蒿造福世界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