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百科

首页 历史知识

百家姓是哪个朝代才有的 中国姓氏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姓氏文化,渊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姓氏是一个家族的象征,标志着同一个家族有着同一份血缘关系。姓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份,是传统文化的其中之一。姓氏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由血缘关系到精神纽带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标志。


中国姓氏的起源和远古时期的母氏社会息息相关,其中的一部份姓氏就是来源于那个时代。而大部份姓氏是几千年前,由我们的祖先代代传承下来。

母系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要比男性高,女性要照顾子女还要做农耕生产,她在家庭中起到的作用明显大于男性。女性因此受到尊重,许多儿女都是随母亲而姓。后来原始社会的进化,父系社会代替了母系社会,随母姓的减少了许多,但仍然还有一部份存在。

姓是用来区分血缘关系,同一个姓代表着同一个母亲,所以人们认为天下同姓是一家,而且同性必须禁止通婚。中国历史上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姓氏,第一个有了姓氏的又是谁,他的姓氏又是什么,有着很多的传说,说法又各不相同。

相传远古时代第一个有了姓氏的人是伏羲,而且姓“风”。当时从母系氏族而来的姓带女字旁,如姜、姚、姬、姒等,伏羲风姓没有女字旁,说明他不是来自母系氏族,而是从最有影响的父系氏族部落而来。这证实伏羲的姓氏是中华民族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度的关键。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进入更高阶段。而伏羲的“风”姓意义更大,春风一吹,万物复苏成长,取“风”姓意味着生殖的意思。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第一位有姓氏的男姓始祖。

史料记载的是,炎帝和黄帝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姓氏。许多姓来源于所在居住地,如黄帝的姬姓来源于其氏族居住地姬水,炎帝的姜姓来自他的居住地姜水,舜的姚姓来自于他的居住地姚山。据权威统计,中国姓氏有5662个,单姓3484个,爱姓2032个,三字性146个。

上古夏商周三代,姓与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姓的概念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其主要作用在于“明血缘”“别婚姻”,是全体氏族成员与生俱来终生使用的。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禁婚,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遗传规律,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利。氏是姓所衍生的氏族分支,成为贵族男子用以彰现身份的专称,其主要作用在于别贵贱,随着一个人的地位而变化。地位高的人才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汉代姓与氏合而为一,沿用至今。

至于一个姓为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姓,这里面有着很多的历史渊源。如姚姓繁衍出60多个姓氏,如陈、王、胡、孙、田等姓氏。因为战争,人口不断地迁徒,所以很多氏族互相融合,经过几千年的变更,也就繁衍出许多新的姓氏。周朝实行分封制和赐姓命氏,产生了大量的姓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时候写的。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中国四大姓氏张、王、李、赵,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据说是皇帝赐姓。

姓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家谱文化的盛兴,这两种文化是一对姊妹篇。家谱是根据姓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徒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踪溯源,维系和强化氏族的作用,其姓氏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性,寻根意识是一个民族想从自己的民族之中,寻求济世安邦的良策与先进文化之根源。姓氏寻根可以说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是人性寻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中华姓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唯一绵延不绝独一无二的文化奇迹。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知否百科 琼ICP备2023007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