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
不得不说,礼仪伴随我们的一生,诞生礼、满月礼、百日礼、周岁礼......毕业礼,成年礼,寿礼,落葬礼。
如果遇到家中老人过世,我们会想办法把葬礼办得体面一些,然后按照习俗,把老人用过的衣物、鞋子等,进行烧毁。
一些人认为,烧毁衣物,就等于把衣物“寄”到了天国,让老人持续穿暖。
在祭祀的时候,也会烧纸钱,让故人可以有钱花,买到生活必需品。这样做,也体现了人的孝道,对祖宗的追忆。
古人留下一句话:“生死不由命,富贵全在勤。”
生死的问题,我们不能把握,但是活着的人,是可以变得富贵的,关键在一个“勤”字。
勤,不仅是热爱劳动,还要勤于思考,让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起增长。
顺理成章,我们在处理老人的遗物的时候,不仅要继承财产,还要留下宝贵的精神。
以下几样遗物,就不要烧了,留下来,能让子孙感受到生活的勇气,从而走向富贵。
01
老人的借条,不能烧,要想办法兑现。
有人认为,人是不能复生,旧债一了百了。这是不对的。
老人借了别人的钱,过世之后,子孙是要归还的。毕竟,做老赖的滋味,不好受;做老赖的儿女,就更不好受了。
如果翻找出老人留下的借条,就主动联系对方,询问情况,确认之后,就及时兑现。
与此同时,别人借了老人的钱,留下了证据,应该区别对待。对于确实很困难的人群,应该免去其债务。
战国时,齐国的大臣孟尝君,有一块很大的封地——薛地。
从封地里,每年都可以拿到很多的租金。
有一年,门客冯谖去封地收租,发现很多穷人借了孟尝君的钱,但是还不起。他收好穷人的借条,全部烧了。
若干年之后,孟尝君弄丢了官职,回到封地,群众夹道欢迎。并且,封地周围的人们,都富起来了。
“我借别人的,要当回事;别人借我的,要酌情处理”,这是处理老人钱财的一个原则。
02
老人的日记,不要烧,是做人的精神。
历史上,很多名人都喜欢写日记,以此来鼓励自己和家人,也及时反思一天的生活。
谭嗣同说:“夜间写日记,须载明本日阴晴风雨。”
曾国藩在日记中说:“日知其所亡。”
很多名人的后代,从老一辈的日记里,找到了做人处事的方法,甚至因为整理老人的日记,出版了,赚了一笔钱,也给世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广东佛山,有一个叫陈潞的年轻女孩,偶尔发现爷爷喜欢写日记。
打开爷爷的日记,她感动到哭了。
爷爷花了二十多年时间,记录了陈潞的成长历程。
她出生那天,爷爷写了一首小诗:“管他是男还是女,但要聪明惹人赞,一生诸事皆平安,不求显赫求平凡。”
很明显,爷爷在传导男女都是传后人的思想,撇弃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日记中,一些琐碎的事情,恰好是“点滴藏海”的大格局。若是家庭很大,老人的日记,还会成为历史的见证。
03
老人的相册,不要烧,是宝贵的记忆。
现如今,我们都习惯用手机拍照,拍下来之后,可能很快就删除了。
从前,老人没有手机,就会很刻意地去拍照,并且留下照片。
多数的照片,见证了老人的关键时刻。
比方说,上台领奖、去旅游、结婚、全家福,这些照片都是很珍贵的。承载了家庭的变迁,也看到了老人经营家庭的心血。
当我们也很老了,翻看家庭里的老照片,能够感触到很多的幸福,也能够体会到老人给予我们的爱。
若是家里的老人,有特别的身份,一些老照片,可以送给博物馆、纪念馆等,永远保存起来。让老人的光辉形象,引领更多的人,积极向上。
04
老人的奖状,不要烧,是家庭的成就。
做人,要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一生得到了很多的奖章、奖杯等。但是她把奖杯送给孩子当玩具,可以装沙子,也能装水。
她说:“就是让子孙知道,荣誉是不值钱的东西。”
我们要放下名气,但也要看到积极向上的一面,记住老一辈的功勋。
和我同村的张大爷,是烈属。他过世之后,相关的证件都保存起来,也给老伴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张大爷的后人,以“身份”为傲,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给祖先抹黑。这样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点赞。
奖状见证的,是一段特别的时光,也是非常正能量的事情,若是烧了,也许就再也找不回来了。给我们教育下一代,带来了困扰,丢了实物证据。
05
大部分的人认为,只要老人留下的金币、存折、银行卡、古董不要烧,就好了。其他的东西,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付之一炬,避免管理的麻烦。
事实上,很多的东西,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确实是一笔财富,甚至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人是不能复生,这是很遗憾的事情。但是比生命更长的,是人的精神,是生命的接续。
正如诗人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