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百科

首页 生活常识

石鼓是干什么用的(中华第一古物介绍)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


鼓,本来是一种打击乐器,古人用陶土或木头制成鼓身,上面蒙以兽皮,击鼓可以传声。而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珍藏的十面“鼓”,却是用坚硬的花岗岩制成。它们就是被誉为镇国之宝的“中华第一古物”——石鼓。


资料图片

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贞观年间,石鼓被发现于渭河流域现今的宝鸡市石鼓山上。它们体态庞大,圆而见方,上窄而下宽,中间微凸,因其形状似鼓,才被称为“石鼓”。更让人惊叹的是,每块石头上都精心篆刻了一首由大篆书写而成的四言诗,这些文字被称为“石鼓文”。


名为“乍原”的石鼓所刻文字


石鼓和石鼓文的发现在后世文人墨客间引起了众多关注,并为之写诗作赋。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这便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石鼓歌》的开头四句。这里的少陵指的是杜甫,谪仙指的是李白。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石头,能让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自谦没有李杜之才,而不敢作歌呢?这就要从石鼓的经历讲起。


贞观初年,石鼓现世之后,又于“安史之乱”遗失,待安史之乱平定后,其中一面石鼓已经遗失。韩愈作《石鼓歌》并上书请求寻回石鼓予以保护。然而不足百年,唐末五代的战火便开始席卷关中大地,剩余石鼓再次散落民间,下落不明。直到北宋,在司马光父亲司马池等人的努力下,终于找齐遗散的石鼓,并运回凤翔孔庙收存。酷爱金石书画的宋徽宗赵佶下令将石鼓移送到东京汴梁(今开封),并且用黄金将上面的刻字填注起来,既保护了石鼓,又提高了石鼓的价值。但好景不长,因靖康之变,石鼓被当作宝物押送至金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并在剥离剔去了表面的黄金后,被弃之荒野。


名为“乍原”的石鼓 

石鼓再一次被发现和保护,已是元代。时任国子助教的虞集将它们安置在元大都(今北京)的孔庙之中。此后,历经元、明、清乃至民国初期的600多年,十面石鼓一直在北京孔庙安放,接受历代帝王、官员、文人和学子的瞻仰。


然而,“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却再度打破平静。1933年,为了国宝免遭侵略者抢夺,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毅然决定,带上这些每个重达一吨的石鼓,随1.3万箱故宫文物一同南迁。


资料图片


1950年,辗转了大半个中国的石鼓,终于回到北京,落户故宫博物院。


名为“田车”的石鼓

石鼓虽然不能敲打传音,但因承载着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名扬古今。因其富含考古学、历史学、文学、文字学、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等多重价值,它也被称为“中华第一古物”。


宋拓石鼓文 


石鼓上有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所用的大篆,上承金文、下启小篆,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为此,石鼓也成为我国文字发展史上这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实物凭证,成为汉字演进历史过程的活化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知否百科 琼ICP备2023007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