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指的是稻、黍(shǔ,类似于小米)、稷(jì,是小米的前身)、麦和豆。这些是传统农业中最主要的五种农作物。
稻
“民以食为天,谷以稻为先。”大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产品,有着源远流长的食米文化。
据湖南道县与江西万年县考古记载,约在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种植食用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
野生稻是水稻的祖先,它们能够多年生长,生存能力强,外形“面目可憎”,成熟时每穗只结几颗谷粒,谷粒细小,芒长,壳硬,脱壳困难,成熟参差不齐,产量很低,做成米饭很难下咽。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等省、自治区的沼泽地里,至今还可以看到野生稻的身影,这些野生稻会像杂草一样蔓延,很不受当地农民的欢迎,被称为“鬼禾”。
从令人讨厌的“鬼禾”野生稻演变为令人喜爱的栽培稻,是我们的祖先和育种家们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千辛万苦不断“驯化”、选育和改良的结果,这其中袁隆平厥功至伟,毕生研究水稻的杂交,让全国人吃饱了米饭。
黍
黍,也称为黄米,起源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根据考古发现,黍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约在10000—8700年前的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中,发现黍已经被我们的祖先种植。
黍的祖先是野糜子,在未出穗前,黍的外形与谷子酷似,出了穗子就明显不同了:黍的穗子与水稻更接近,穗粒是松散的,而谷子的穗子则呈圆柱状或接近纺锤状。
稷
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资格最老的要算是稷,被称为“五谷之长”。周人尊稷为五谷之神,并将其与土神社一起作为祭祀的对象,合称为“社稷”。
稷,又称粢,或称禾,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粟,就是北方人通称的“谷子”,去壳后叫“小米”。
据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古文化遗址中发现,我国是粟最早栽培的国家,时间约在七千多年以前,后由我国传至 、日本,以及西欧、阿拉伯、小亚细亚等地。
麦
大麦起源于中东地区,时间约在17000年前,今叙利亚、以色列一带的约旦河谷上游,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大麦的驯化标志着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农耕文明的转变,这一过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麦种植技术传播到全球各地,成为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用于食品、饲料以及酿造工业等。
豆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是最早驯化并种植大豆的国家,栽培大豆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大豆的祖先是野生大豆。野生大豆家族分布范围极广,在我国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我们的祖先含辛茹苦,经过一代代人工驯化、定向选择,逐渐把野生大豆这个“丑小鸭”打扮成了“白天鹅”——当今广泛种植的大豆:茎秆直立挺拔、粗壮,叶片阔大,荚果变大,籽粒肥大,千粒重增加到110克到250克。
早在战国时期,大豆就传入朝鲜,然后从朝鲜传入日本。东南亚地区的大豆也是从我国传入的。大豆传到欧美的时间就很晚了,18世纪之后传入欧洲,1765年引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