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它由明朝初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选拔人才制度。本文将从科举制的起源、等级、参与人数和考试难度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看表:
院试 | 乡试 (秋闱) | 会试 (春闱) | 殿试 | |
考场 | 府县 | 省城 | 京城 | 皇宫 |
主考人 | 各省学政 |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 钦差大臣 | 皇帝 |
参加者 | 童生(儒生) | 生员及监生 | 举人 | 贡士 |
中者名称 | 生员(秀才) | 举人 | 贡士(取300名) | 进士 |
日期 | 三年之内两次 | 子、卯、午、酉年八月 桂榜 |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
第一名 | 案首 | 解元 | 会元 | 状元 |
第二名 | / | 2-10名为亚元 | / | 榜眼 |
第三名 | / | / | / | 探花 |
其次,要知道在古代,文盲率远高于现代。在过去,只要掌握了几十个汉字就可以被认为是识字的标准。建国初期的统计数据显示,文盲率高达80%以上。而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文盲率更是高达90%以上,甚至一个村庄都难以出现一个识字的人。
科举考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场,最低一级考试是童生试,只要通过前两场就可以成为童生。虽然名为童生,但有可能考到五六十岁也可能考不上,清朝当时人口上亿,260年总共才300万童生,46万秀才,15万举人,2.7万进士,114名状元。
如果还能通过第三场院试,就可以成为秀才,获得最低级的功名。秀才可以进入县学学习,享受一些特权,如免税免徭役、不必跪拜官员等。在一般的乡镇里,秀才通常是颇有地位的人物。
获得秀才资格后,就可以参加下一轮考试——乡试。乡试的考官是由皇帝委派的,通过乡试被称为举人,而乡试的第一名则被称为解元。
中举成为举人后,可以进入官场。此时,人生轨迹将发生彻底改变。
在整个清朝时期,举人总数不超过十五万人,即使在一个县也难以产生一个举人。中举后,省府会派人到家中通知。在小说《儒林外史》中,主角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非常高兴。此前,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对他进行了许多侮辱。但是当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却称他为“文曲星下凡”。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举人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
举人通常在地方任职,可以担任县丞、主簿等官职。如果运气好的话,他们可以在退休之前升到县令的位置,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
如果继续往上考,最终参加殿试的话,有机会成为进士。
可以说,进士中的落第者最差的待遇就是去地方担任县令。而对于举人来说,他们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努力奋斗,才有可能获得这个职位。即使进士在地方任职表现不佳,退休前也可以担任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而那些有些能力的人还有可能担任布政使(省长)或巡抚(省委书记)等高级官职。如果进士的能力再更强一些,他们可能会进入中央政府,担任各部尚书、侍郎(相当于副国级),甚至担任首辅、军机大臣(相当于正国级)。
现在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挤破头要考功名了吧,真的是知识改变命运。
如果做个总结:
童生: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准高中生
秀才:相当于现在普通大学生/高中生
举人:相当于现在985&211大学生
贡士:名牌大学研究生
进士:名牌大学博士